As reported in Sinchew Jit Pao
因《姐弟共騎》聞名世界‧檳城放眼成藝術都會
2014-02-17 11:50
檳州民聯政府要把檳城打造成為國際都會,並且是一個有藝術之都內涵的國際都會。對檳城來說,國際都會是比較遙遠的宏願,但藝術之都卻是比較容易達到的目標。
事實上,民聯政府對藝術的自由開放,已“一個不小心”令檳城因立陶苑畫家恩尼斯的壁畫名揚世界。恩尼斯的《姐弟共騎》,去年被英國《衛報》評為全球15大最佳壁畫。《姐弟共騎》的山寨版壁畫,甚至出現在中國廣東省沙灣鎮北村的街上,一時成為國際藝術界美談。
遊客攝街景即時分享
網絡傳播效應壁畫揚名
網絡傳播效應壁畫揚名
檳城造就了原本默默無聞的恩尼斯,令他名成利就;檳城本身也因為恩尼斯的壁畫,贏來另一個揚名國際的機會。
這一切收獲,除了拜民聯政府開放政策所賜,也是高科技攝影技術的恩賜;可以攝影之後立刻上網分享的智能手機,居功不少。
到檳城的遊客沒有到《姐弟共騎》的壁畫前拍照,就好像沒有到過檳城。
每個遊客都把動人心弦的檳城街頭壁畫上網與人分享,遊客的親友一傳再傳,分享再分享,檳城要不出名都很難。
黃漢偉:激發鑑賞力
恩尼斯壁畫現象借外力
恩尼斯壁畫現象借外力
藝術有啟發人心,喚醒人們深藏內心真、善、美的功能。
檳州博物館主席州議員黃漢偉接受本報專訪時說,檳城目前的“恩尼斯壁畫現象”,是州政府借助外力,即外國畫家所取得的成果。
他感到欣慰,恩尼斯的魔鏡系列壁畫效應,不但激發了檳城人對藝術的鑑賞力,也激發了遊客對藝術的重視。
檳城在二戰前後的一段漫長歷史時段,是東南亞的藝術之都。
徐悲鴻曾留檳辦畫展
中國當代名畫家徐悲鴻曾經逗留在檳城畫畫,以及舉辦畫展為中國抗日籌款,並與檳城少女翻譯員談婚論嫁。檳城遂因為徐悲鴻,在中國藝術史留下千古美名。
早年的檳城能夠留住徐悲鴻,證明檳城早已是東方的藝術之都,故一直以來畫家輩出,過後才被新加坡和印尼等居上。
黃漢偉希望檳城能夠重振早年藝術之都美名。
推動文藝活動60年
檳城藝術學會歷史最悠久
檳城藝術學會歷史最悠久
黃漢偉說,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學會,便是有60年歷史的檳城藝術學會。
“當時的檳城藝術家已結社成立了本身的團體,並自覺地推動藝術活動。”
他說,上世紀五十年代群眾藝術鑑賞力和熱誠不高,市面上沒有具規模的畫廊,可是檳城的藝術家展現了難得的毅力,至今已推動了一甲子的藝術活動,精神可嘉。
“今天,檳城的文化藝術發展蓬勃。城里的畫廊、音樂表演及文學活動都很吸引人。檳城的街頭巷尾和轉角間都可以看到壁畫和雕塑品。”
“新的溝通工具如iPad及智能手機把喬治巿街頭藝術品傳僠到世界每一個角落,檳城遂成了吸引國內外藝術家創作之地。”
銅雕創作常出現拍賣行
莊學騰闖入獅城藝術界
莊學騰闖入獅城藝術界
檳城的藝術風氣比不上印尼和新加坡,印尼後來居上,擁有比檳城更多的藝術家,而新加坡則是吸引全世界與藝術工作有關者前往交流的藝術之都。第四屆“藝術登陸新加坡”(Art
Stage Singapore)博覽會於今年1月16至19日,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博覽中心上演。
檳城藝術學會會長莊學騰是全場4名參展的馬來西亞藝術家之一,並且是全場唯一以本身展出單位參與的我國藝術家。
為了讓檳城人了解新加坡藝術市場,他特別邀請本報記者前往採訪今年新加坡藝術節的各種活動。
莊學騰為檳城義香麻油廠董事,42歲的他也是現任馬來西亞國家畫廊理事,自創一東博物館並任館長。他是少數打入新加坡藝術界的我國藝術家。他的銅雕創作經常在新加坡33藝術拍賣行拍賣,故有機會在博覽會擁有一個本身專屬的展覽單位。
《愛之天使》破個人創作拍賣紀錄
博覽會吸引了逾150家各國畫廊參與其盛,並非任何畫廊或畫家想要參加博覽會便可以參加,所有參加者都是經過主辦當局精挑細選。莊學騰展出了他的6件銅雕創作,即《摩登老子》、《學徒》、《成功故事》、《龍的傳人》、《小公主》,和《Rise
Of The Taurus》。他是配合新加坡藝術節舉辦的藝術拍賣會,唯一拍賣作品的我國藝術家。
其銅雕《愛之天使》,於1月17日晚在33藝術拍賣行拍賣會,以新幣3萬6千元(逾10萬令吉)拍板,打破了他的藝術創作個人拍賣紀錄。
藏家捧場、市場相扶
藝術家在世欲成名不難
藝術家在世欲成名不難
過去有許多藝術家逝世之後才出名,令人感到無限唏噓。
今天的藝術家有畫廊、畫展、拍賣會、藝術博覽會等“貴人相扶”,有真才實學者在世之時便能享有盛名。
莊學騰是少數敢單槍匹馬闖出國門的藝術家,目前受到印尼、新加坡和中國藝術收藏家的青睞。
印尼除了藝術家人數多,印尼藝術收藏家也很多,許多收藏家到新加坡拍賣市場競價搶買藝術品。
中國藝術品也大量流入新加坡藝術拍賣市場,成為收藏家覬覦的目標。
可惜的是,莊學騰的銅雕《愛之天使》,是全場唯一的馬來西亞藝術家作品。
新加坡提供國際藝術市場空間,印尼收藏家捧場,中國藝術家呈獻作品,歐美國家藝術愛好者和專業評論員支撐場面,形成了新加坡藝術之都的盛況。
檳城要成為真正的藝術之都,還有許多因素要考慮,目前街頭壁畫享有盛名,檳州畫廊畫展排期在半年之後,只是一個開始。
獅城藝術博覽會挑選
東盟專區隆3畫廊參展
東盟專區隆3畫廊參展
獲今年新加坡藝術博覽會挑選,參加東盟國家專區展出的3家畫廊,都來自吉隆坡。
每家畫廊只推薦1名藝術家,其中30歲的馬來裝置藝術家哈斯林依斯邁(Haslin
Ismail),以別出心裁的剪剪貼貼書本為藝術媒體,詮釋每一本書的不同故事。他是G13畫廊的台柱藝術家。這家畫廊的主持人鄧明泰說,畫廊把哈斯林依斯邁推到新加坡博覽會,是要他在國際藝術舞台曝光,挑戰更高的藝術成就。
另2名被本身所屬畫廊帶到博覽會的我國藝術家,是30歲的華裔藝術家Lim Tau
Chieh,以及印裔藝術家惹奴。前者把種族和諧的省思入畫,後者把前首相敦馬哈迪視為創作對象。(星洲日報‧大北馬‧報道:周新才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